第20章 王莽篡汉
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王莽篡汉,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的新书,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始元年,王莽在未央宫前殿接受“假皇帝”玺绶。青铜烛台上的牛油灯噼啪作响,将他冠冕上的翡翠蝉照得泛着幽光。殿外,太学生们举着《周礼》竹简山呼“圣德”,声音却掩不住长安百姓窃窃私语——有人看见他昨夜在宗庙祭祀时,对着刘邦的灵位冷笑。
“此乃‘摄皇帝’应有的仪制。”王舜捧着新制的金印,指尖擦过“假皇帝”三字,想起当年姑姑王政君怒摔传国玉玺的场景。王莽抚掌而笑,袖中露出半卷《井田制诏》——上面“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却不知能否止住土地兼并的血口。
翟义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时,王莽正在给女儿孝平皇后讲解《仪礼》。“父为天子,女为皇后,此乃天经地义。”他用玉簪指着竹简上的“三从四德”,却没看见女儿眼中闪过的痛楚——她的丈夫汉平帝,正是死于王莽进献的椒酒。殿外忽起狂风,将案上的《吕刑》竹简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哀鸣。
始建国元年,王莽废刘婴为安定公,正式称帝。当他从王政君手中接过缺角的传国玉玺时,姑母的指甲深深掐进他手腕:“汝父子宗族蒙汉家厚恩,何敢篡逆至此!”鲜血滴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刻字上,王莽却大笑道:“天命所归,非人力可违!”转身时,他看见未央宫的飞檐上,一只乌鸦衔着蛇尸掠过,恍若高祖斩蛇的预兆。
“今更名天下郡县,悉依《周官》之制。”王莽在诏书中写道,却不知改“南阳”为“前队”、“邯郸”为“桓亭”的举动,让各地文书混乱不堪。酒泉郡送来的报告里,竟将“盐池”误作“玄泉”,气得他摔了玉镇纸——而这只是他“复古改制”的冰山一角。
刘秀在昆阳之战大破新军的捷报传来时,王莽正在灵台观测星象。他望着荧惑守心的异象,颤抖着抓起案头的《太初历》修订本——那上面曾被他亲手添加“始建国”年号。“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他对着星空怒吼,却听见身后宦官私语:“陛下,国库的黄金已不足万镒,将士们都在抱怨……”
地皇四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躲在渐台,怀里紧抱着传国玉玺和《孝经》。乱箭穿破帷幕时,他看见一个士兵的佩刀上刻着“刘”字——那是刘邦斩蛇剑的仿制品。鲜血浸透了他的龙袍,“新”字纹章在火中扭曲变形,恍惚间他又回到了年轻时,在太学里诵读“克己复礼”的清晨。
未央宫的火光映红了长安城的夜空,刘秀站在宣平门外,望着王莽的首级被悬于旗杆。他摸了摸胸前的符节——那是当年在舂陵起兵时,李通说“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信物。风卷着灰烬落在他肩头,像极了太学里的书墨,又像是新朝短促而荒诞的句号。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者跪在他面前,献上从废墟中抢出的《汉书·王莽传》残卷。刘秀翻开一看,见上面写着“篡弑之罪,千古难宥”,忽然想起王莽曾在诏书中说“每念斯耻,夙夜惭愤”。他合上卷轴,望着东方既白的天空——新的王朝,将在这废墟上重新崛起,而那个试图以复古之名改变天下的人,终究成了历史的注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