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晋安帝:司马德宗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晋安帝:司马德宗,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桓玄的专权,司马德宗如同一个提线木偶,只能任其摆布。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桓玄逼迫司马德宗禅位,建立桓楚政权,改元永始。司马德宗被降为平固王,遭到幽禁 。然而,桓玄的统治并不得人心,他称帝后,骄奢淫逸更甚于司马道子父子,引起了众多大臣和百姓的不满。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等北府兵将领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刘裕出身寒门,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他率领的军队迅速击败了桓玄的军队,桓玄被迫挟持司马德宗逃往江陵。在逃亡途中,桓玄被益州督护冯迁斩杀。随后,司马德宗被迎回建康,重新复位 。
司马德宗复位后,东晋的局势并未得到改善。刘裕在击败桓玄后,势力迅速崛起,成为东晋新的权臣。他一方面继续镇压孙恩、卢循的起义军,另一方面开始清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卢循率领起义军再次进攻建康,刘裕率军拼死抵抗,最终击败了起义军,彻底平定了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农民起义 。
在刘裕掌控朝政期间,司马德宗依然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皇帝。他的生活起居由刘裕安排,朝廷的大小事务也由刘裕决策。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裕出兵消灭了割据蜀地的谯纵政权,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以司马德宗的名义,出兵北伐后秦。在这次北伐中,刘裕率领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许昌、洛阳等重镇,最终攻破长安,灭亡后秦,取得了东晋以来最辉煌的军事胜利 。
随着刘裕的威望日益高涨,他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他开始为取代东晋做准备,不断铲除忠于司马氏的势力。司马德宗在宫中,对这一切变化只能默默忍受,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挽救东晋王朝走向灭亡的结局 。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派王韶之缢杀司马德宗,时年37岁 。刘裕随后拥立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司马德宗死后,谥号“安皇帝” 。“安”字在谥法中,本有平安、安定之意,但司马德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东晋却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这个谥号对于他来说,充满了讽刺意味。
司马德宗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从出生便注定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在智力缺陷的困扰下,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权力的工具。他在位期间,东晋王朝风雨飘摇,内有权臣专政、农民起义,外有强敌环伺。尽管他未曾有过任何治国举措,但却成为了东晋王朝衰落与灭亡的见证者,其悲惨的遭遇,也为那段动荡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悲情色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