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魏武帝:曹操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魏武帝:曹操,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操: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沉浮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的曹氏家族,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便是曹操。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父亲曹嵩则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但因家族与宦官的关系,曹操自幼便在世家大族的轻蔑眼光中成长。
少年时期的曹操,机警聪慧,任侠放荡,不喜读书,整日与一群伙伴飞鹰走狗、游猎嬉戏。旁人都觉得他难成大器,唯有乔玄、何颙等少数人慧眼识珠。乔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番话极大地鼓舞了曹操的志气,也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负的使命。为了改变世人对自己的看法,曹操开始发愤图强,广泛阅读兵书战策,研习诸子百家,其才学与谋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年仅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都城,皇亲贵戚众多,治安极为复杂。曹操一到任,便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其用五色棒处死。此事轰动洛阳,从此,“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也因此得罪了权贵,不久便被明升暗降,调任顿丘令。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因战功被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辖下有十多个县,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职后,大力整饬,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然而,曹操的刚正不阿却触动了诸多权贵的利益,他深知在这昏暗的世道难以容身,又不愿违心迎合,于是称病返乡,暂时退出了官场。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再次回到洛阳。次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何进与宦官集团矛盾激化。何进为诛杀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相助,不料董卓还未到,何进便被宦官所杀,洛阳陷入一片混乱。董卓进入洛阳后,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并自任相国,独揽朝政。董卓看重曹操的才能,想要拉拢他为己所用,封他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深知董卓倒行逆施,必遭天下人反对,不愿与之为伍,于是改名换姓,逃离洛阳,回到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回到陈留后,曹操散尽家财,招募义兵,竖起了反董大旗。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联军在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会师后,畏惧董卓的凉州军,无人敢率先发起进攻。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在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曹操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双方激战,曹军大败,曹操本人也被流矢射中,坐骑受伤。幸亏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又护送他渡河,才得以死里逃生。此役虽败,但曹操的胆识与魄力却赢得了众人的敬重。
讨董联军因内部矛盾重重,不久便分崩离析。曹操意识到,要成就大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与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鲍信为救曹操不幸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收编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挑选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成为曹操日后争霸天下的重要军事力量。
在兖州站稳脚跟后,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但也引起了周边诸侯的忌惮。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曹操为报父仇,亲率大军征讨徐州,一路上大肆杀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这一暴行引起了天下人的震惊与谴责。就在曹操攻打徐州之际,陈留太守张邈与陈宫等人联合吕布,趁机攻占了兖州大部,曹操腹背受敌,陷入了人生中的重大危机。他不得不放弃攻打徐州,回师兖州。经过近两年的苦战,曹操终于击败吕布,重新夺回兖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大臣的护送下,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的洛阳已被董卓烧毁,破败不堪,汉献帝与群臣衣食无着,处境十分艰难。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亲率大军前往洛阳,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生涯。曹操被汉献帝任命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后又拜为大将军、武平侯,掌握了朝廷大权。
掌控汉献帝后,曹操以朝廷名义颁布诏令,名正言顺地征讨四方。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他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在许昌一带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由政府提供耕牛和种子,组织他们进行开垦。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每亩向国家缴纳固定的租税,军屯则是士兵在不打仗时进行耕种。屯田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还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曹操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