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魏齐王:曹芳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魏齐王:曹芳,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他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自此彻底独揽朝政。曹芳与郭太后告别时,相对哭泣,他感到自己的处境更加孤立无援。此时的曹芳,也逐渐开始亲近小人,常在后园游乐饮宴,试图在这短暂的快乐中忘却朝堂上的烦恼。尚书何晏、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先后上书劝谏,但曹芳并没有听从。
曹芳的放纵,让司马懿看到了机会。他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豢养死士,等待着反击的时机。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曹芳和曹爽等官员前去拜祭曹叡的陵墓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曹爽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他本有机会起兵反抗,但在司马懿的威逼利诱下,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不久,曹爽被司马懿定罪,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彻底掌控了朝政,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曹芳虽仍为皇帝,但不过是司马氏手中的傀儡,他的诏书需经司马氏审阅方能发布。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太尉王凌谋划借拥立楚王曹彪为由起兵反对司马懿专权。曹芳得知消息后,下诏命司马懿率军将其击败。最终,王凌自杀,曹彪被赐死。经此一役,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曹芳也彻底失去了反抗的机会。
同年七月,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地位,继续掌控朝政。司马师比司马懿更加专横跋扈,他对曹芳也更加警惕。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此时皇后张氏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密谋废除司马师的辅政之位,并计划让夏侯玄做大将军。曹芳对司马师的专权早已不满,于是参与了这次谋划。然而,事情很快败露,司马师设计除掉了李丰、张缉等人,并将他们诛灭三族。
司马师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曹芳参与了此次谋划,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决定废除曹芳的皇位。同年七月,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带兵入京,准备去攻打蜀国。曹芳左右亲信劝他在司马昭辞行时杀死司马昭,再派兵击败司马师,并已将诏书提前写好,但曹芳因惧怕司马氏的势力,最终没有执行。
司马师见曹芳如此懦弱,更加坚定了废除他的决心。随后,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郭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许可。
曹芳就这样被迫退位,他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芳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沦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
此后,司马氏的权势在曹魏日渐强大。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曹芳被改封邵陵县公。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曹芳在孤独与落寞中去世,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曹芳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虽贵为皇帝,却从未真正掌握过权力,始终在权臣的操控下挣扎求生。他试图反抗,却因自身的软弱和实力的悬殊而失败。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皇权旁落、权臣当道的一个缩影,也让后人看到了在权力的漩涡中,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