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辱我苏氏门风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不辱我苏氏门风,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符五年秋。
两年前颍州的旱灾,似乎已渐渐缓解,只是山中匪患仍未肃清。
颖上县,商旅往来不绝,依旧繁华热闹。
苏皓已在家中与父母兄弟告别,妻子与儿女又一路将他送至码头。
周武背负一根熟铁棍,静静伫立在大少爷身旁。
离别在即,苏皓看着年方十七的女儿,叮嘱妻子道:“如兰的婚事,你多上上心。不必强求门当户对,只要男方品行端正便好,莫要理会旁人闲言碎语。”
郑氏轻叹道:“只怕老爷子那边不太乐意。”
“别管他,生米煮成熟饭,他不乐意也得认!”苏皓言语依旧随性。
“爹爹莫要乱说,什么生米煮……”
苏如兰脸颊泛红,又略带哀怨:“事关苏家门风,女儿不嫁便是,横竖不能让乡亲们看笑话。”
“胡言乱语!”苏皓当即斥责,“你正值青春年华,难不成要守寡一辈子?我到任之后,也会留意青年才俊,定要给你寻个好婆家!”
苏如兰的未婚夫已故去,原本打算任期一满便回乡完婚,不想去年命丧农民军刀下。又不是她未婚夫的父母刚好不在家,不然族谱都快被黄巢杀没了。
这桩婚事,苏皓本就一直反对,是苏家老爷子强行做主定下的。
听了父亲这番话,苏如兰心动不已,只盼能嫁个如意郎君,远远离开这压抑的颍上。
说完女儿的事,苏皓目光转向儿子。
苏如鹤年方十五,身材高大,看起来没从前那般肥胖,却依旧魁梧壮硕。
“你……”苏皓心中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叹息,“你便好好习武,日后为你捐个武职。”
南诏犯境之后,黄巢起义也是越闹越大,因财政紧张,捐官已然合法化。
朝廷允许捐钱买官,但通常只有官衔而无实职,仅买个官身罢了,若想获得实缺还需另寻门路。
“真的?”苏如鹤喜出望外,“爹爹,我真不用念书了?”
苏皓板起脸:“书还得接着念,即便考武举人,文章也得说得过去!”
“哦。”苏如鹤低头,一脸不情愿。
苏皓又轻抚小女儿的头顶,温和说道:“如梅,爹爹不在家,你要听娘亲的话,知道吗?”
“嗯,我知道。”苏如梅用力点头。
苏皓看向李佑:“我再三催促,你才中了童生,真不再试试考秀才?”
“那便试试吧。”李佑微笑回应,反正到时随意考,能中就中,不中也罢。
最后,苏皓对妻子说:“该说的话,昨晚都已说完,你在家中好好操持。待我在任上安顿好,便派人接你过去。”
“保重。”郑氏擦拭着眼泪。
苏皓转身登船,周武赶忙跟上。
苏皓与刘风去年再次双双科举落榜。反倒是在清风书院借读的詹兆恒,年仅十八岁,一举金榜题名!
人和人,当真不能相比。
落榜之后,苏皓并未立刻回乡,而是前往江浙一带访书。
他遍访世家大族的藏书楼,不仅搜集齐全诸多文章,还自行另选三十余篇,编成《古文选缉》在江南刊印。
苏皓编撰的《古文选缉》,收录历代古文一百四十七篇。
可惜他自费出书,又没什么名气,赔得底儿掉,根本没几个人买。
谁料时来运转,罢官在家的宰相郑畋,从友人处获赠此书。一时间惊为天人,主动与苏皓结交。并为苏皓引荐朝中大佬,只花五千贯钱,就帮他谋得宿迁知县的实缺。
这可是个肥差,宿迁地处南北商贸要道,想买下知县之位,没有上万贯根本不行!
也就是说,李佑提供的古文条目,至少为苏皓节省了五千贯,还助他在朝中党派处打通人脉。
仅此一事,便让苏皓对李佑愈发看重!
郑畋因在招安黄巢之事上与卢携发生争执,被罢免相位。
……
望着客船渐行渐远,苏如鹤顿感浑身轻松,笑嘻嘻道:“总算走了。”
“你说什么?”郑氏皱眉,怒目而视。
苏如鹤赶忙改口:“孩儿舍不得父亲离去。”
“回家!”
郑氏真想揍儿子一顿。
苏如鹤不再乘坐滑竿,而是与李佑并肩步行,低声问道:“你那《射雕英雄传》还没写完?”
“快收尾了。”李佑答道。
苏如鹤抓耳挠腮:“你写了三年,我读了三年。眼瞅着就要写完,你却一直拖着,真真是急死我了!”
“就是,”苏爽突然凑过来,“那郭靖与黄蓉,到底成亲没有?我可等着看呢,哥哥你快些写完吧。”
李佑笑道:“也就这几天的事儿。”
除借鉴大致情节外,李佑的《射雕英雄传》几乎是重新创作。
书中名门正派皆有不堪的一面,尤其是丐帮被描写得极为阴暗。
特别是洪七公这个角色,甚至有影射当今圣上的嫌疑。都躲起来不理政事(帮务),只知自己享乐,任由手下搞党争(污衣派和净衣派)。太湖陆家庄,干脆被李佑描绘成水匪窝,陆乘风成了凶残的水匪头子。
可理解为暗黑版《射雕英雄传》,带着几分《水浒传》的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