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国事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国事,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
“当当当当!”
竹林之中。
徐瑜手持长剑,苏如鹤提着大刀,前者剑术精妙,后者势沉力猛,两人打得难分难解。
李佑在旁边喝彩助兴。
“当!”
苏如鹤一刀劈出,直接将徐瑜的长剑击飞。
徐瑜捡起佩剑,心疼地看着剑刃上的几道缺口,感慨道:“你这身力气,不去做将军可惜了。”
苏如鹤挠头道:“我也想考武举,就是读不进书,听说考武进士还要考策论。”
徐瑜道:“自去年乾符四年那场变故,武举会试已不再苛责文墨,你大可一试。”
苏如鹤茫然:“去年何事?我竟不知。”
李佑常读邸报,解释道:“去年武举会试,有考生能舞动百斤大刀,却因策论稍差落榜。陛下震怒,主考官与监试官尽皆下狱,兵部二十二员遭贬谪。”
“竟有此事?”苏如鹤目瞪口呆。
——僖宗此举,实为借题发挥,借机清洗兵部旧部,并新设武科殿试,将武进士收为“天子门生”,以图直接掌控军权。
徐瑜瞥了李佑一眼,好奇问:“清夷如何得知此事?”
“读邸报罢了。”李佑笑道。
“倒是个好法子,”徐瑜道,“我已许久未读邸报,武举之事还是家兄所言。”
原来徐瑜长兄久试不第,转投武举竟得进士,如今在陈州军中任职。
听说武举不再重文,苏如鹤心动不已:“当今陛下最看重何种本事?”
“韬略、骑射。”徐瑜答。
苏如鹤惊呼:“糟了!我既不会骑马,也不通箭术,明日便需拜名师学射!”
话音未落,他已扛刀跑远,竹林中只剩李佑与徐瑜。
大同社规矩简单:
一、认同“格位之论”,不认同者逐出;
二、研读儒经,每月初一、十五集会论学;
三、每日共修武艺兵法。
然规矩虽立,坚持者寥寥,唯有李佑、苏如鹤、徐瑜三人,早已将练武视作日常。
李佑将长枪往地上一插,盘腿而坐:“徐兄如何看待中原流民?”
徐瑜收剑回鞘,沉声道:“乾符元年(874年)河南蝗灾,郡县仍催赋逼税,百姓啃树皮、煮观音土而不敢言。今曹州流民举旗,乃因草根木实尽绝——不降则亡,反或求生。”
“流民可平否?”李佑再问。
徐瑜摇头:“百姓散则愚,聚则神。民心既变,如川决山崩。欲平乱,非兵戈能定,需先让百姓有饭吃。”
“何以让百姓有饭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