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严师出高徒,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下午第一堂课,是温习背诵上午所讲经义,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可以请教老师。

众学童摇头晃脑,看似在认真背书,其实是趁机聊天耍乐。

张守义拄着拐杖来回走动,眯着近视眼观察情况。他来到李佑面前,突然弯腰凑近脑袋,仔细看了半天,问道:“新来的?”

“新来的。”李佑回答。

张守义见桌上啥都没有,又问:“你的书本笔墨呢?”

李佑说道:“还未去领。”

“做学童没有书本笔墨,就似那农夫没有锄头,就似那士卒没有刀剑,”张守义气得吹胡子瞪眼,呵斥道,“还不快去领取!”

“先生教训得是。”李佑立即说道。

苏如鹤也跟着站起:“先生,我帮他去领。”

“坐下,他自己没长腿吗?”张守义对苏如鹤没啥好印象。

“哦。”苏如鹤坐回座位,摇头晃脑背书,心里想的却是李佑讲的石猴故事。

李佑很快来到藏书阁,这里都是些浅显书籍,真正的好书已搬去清风书院。

“先生,我是新来的学童,想要领取书本笔墨。”

“学牌呢?”

李佑掏出自己的学生证。

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多半出身苏氏家奴,暂时在私塾担任校工。若通过考核,就能升级为助教,专门为孩童们讲解蒙学(学前课程)。

校工瞥了眼李佑的学牌,便拿出一套文房四宝,还给了四书课本和少许草纸。

仿照官学规矩,清风私塾也有两种学生。

一种是正学生,交齐了学费,享受全套待遇。

一种是附学生,免费听课,仅此而已。

在正学生当中,又分本家子弟和外姓子弟。苏氏本家学童,可免费领取学习用品,可免费在学校吃住。

书童苏爽,贫寒学子徐庆,都属于旁听授课的附学生。

而李佑手里的学牌,却跟苏氏本家子弟一样,这是极为特殊的优等生待遇!

贫寒学子徐庆,若能顺利考取童生,并且获得老师举荐,也能从附学生转为正学生,并获得李佑此刻享有的优待。到那个时候,徐庆将在清风书院吃住免费,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墨锭和草纸。

校工敲敲册子:“清点好了就签字。”

李佑仔细比对物品清单,签字道:“多谢先生。”

校工瞧了一眼李佑的姓氏,收起册子说:“获得苏家资助不易,你要好生读书。”

“学生谨记。”李佑把东西打包带走。

他现在的身份状态,有些类似“薛定谔的猫”。雇工没有当成,被迫签了收养契约,名义上属于苏皓的养子。

但是,这份收养契约,按例没去官府报备。他跟小妹的户口,既不在苏氏户籍正册,也不在苏氏户籍副册。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性质极为恶劣,即托庇于士绅大族的隐匿人口!

一旦哪天发生意外,苏家可以立即拿出契约,火速前往官府进行报备,让收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这样既能不给官府交税,又能随时阻止家奴跳反。

朝廷也不是傻子,天宝年间专门出台文件,规定收养(生效)时间较短的养子(家奴),一律按照雇工身份进行界定,如此就可避免大族长期隐匿人口。

可法律是死的,地方官吏是活的,完全成了一纸空文。

若李佑表现得特别优秀,苏皓可以进行操作,让他以义子身份参加科举。名字肯定要改成苏佑,否则身份不被考官认可。但今后考上举人、进士,名字又可以改回来,以世侄的身份做官,融入苏家的社会关系网。

对李佑而言,对苏氏而言,都是不亏本的买卖。

可惜,李佑就没想过走科举之路,他只是拖延时间到自己长大。

抱着书本笔墨回教室,李佑刚刚坐定,就被张守义叫过去训话。

“名字。”张守义问。

李佑回答:“李佑,佑护之佑。”

既然不姓苏,又能领书本,那就是苏家资助的优等生。

张守义稍微重视起来,表情也变得和蔼,问道:“四书学到哪了?”

李佑回答:“囫囵读过,只背得少数篇幅。”

张守义告诫道:“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学有所成之后的事。便如那百尺高楼,你当打好地基,否则便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堂下学童,我已教到《论语》,你要赶紧把《大学》补上,如此才能跟得上功课。”

“先生教诲得是。”李佑说道。

张守义说:“趁着堂下学童背书,我来给你讲《大学》经义,你把自己的课本取来。”

这是要单独补课了,看样子是个好老师。

李佑取来课本。

张守义问:“可会诵读?”

“会。”李佑说。张守义道:“把前几段读出来。”

李佑立即抱着书朗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了几段,张守义突然叫停,问道:“可知何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年代:重生61,我靠赶山逆袭东北猎王

铁心

星穹断刃录

喜欢苟树的李狂生

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

不弃九一

穿越了?第一天就无敌!

白狙

黑道:血狱江湖

野花不如家花香

快穿:精分宿主有个白月光

山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