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舌辩群儒,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章已写明白,诸位有疑便问,某自当解答。”

“好!”柳玭转向众人,“先论男女平等,谁先发问?”

人群中站起个瘦脸书生,正是昨日在码头请愿的王生:“你可知三从四德?”

李佑淡淡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既言‘从父从夫从子’,何来平等?”

李佑反问:“何谓‘私尊’?”

“什么?”王生没听明白。

李佑讥笑道:“你用《仪礼》来问我,我已答了什么是三从。我用《仪礼》来问你,你为何不回答什么是私尊?”

王生一愣,他只知三从四德,却不知出自《仪礼》,更不知“私尊”典故。

即便本经为《礼记》的士子,科举都不会考《仪礼》。

科举不考,那还看个屁啊!

李佑却是早有预谋,他这三年来,把儒家经典都翻了一遍。也不背诵,只记大概意思,而且刻意在书中找茬挑刺。

李佑环顾全场:“三从出自《仪礼》,未读此书者,别来跟我胡说八道!”

满座尴尬——莫说普通师生,便是山长苏元禄,也未通读过《仪礼》。

唯有徐瑜起身接话:“父为子尊,父在,子不可尊其母,仅可私尊。此乃‘天无二日’之意,正见男女有别。”

李佑追问:“既私尊其母,可见母亦为尊,何来‘夫死从子’?”

徐瑜解释:“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尊一而舍一。父在,子私尊母;父死,母从子。”

(注:此为周礼宗法逻辑,以皇室论,皇帝在世时太子须尊父,仅可私下敬母;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太后亦须以皇帝为尊。)

李佑望着徐瑜,心里感觉很无奈。

唉,遇到个懂行的!

李佑那半吊子学问,只能欺负一下外行,遇到专业人士立即抓瞎。

那就胡搅蛮缠,把对方拉到自己的水平线,再以自身的丰富经验将其打败!

还好早有备案,立刻转攻:“敢问学长,父为长子斩衰三年,何也?”(父为什么为嫡长子服丧三年)

徐瑜答道:“嫡长子承宗庙大统,父非为子服丧,乃为传承宗法。”

(嫡长子承嗣祖宗正体,身负传继宗庙的重任。身为父亲,不是为儿子服丧,而是为宗庙传承服丧。)

就等你这句话!

“当今之世,可有父亲为子服丧三年者?”李佑突然反问。

“……无。”

“妇人三从乃商周之礼,如今风俗已变!若要遵从古礼,便该全套施行——何时父亲为子服丧三年,某便承认男尊女卑!”

“妙!”苏皓击节叫好。

徐瑜目瞪口呆:我跟你讲道理,你跟我扯风俗,要不要这么无耻啊?

一李姓夫子冷声道:“风俗败坏更需守礼,岂可同流合污?”

李佑转向此人:“《仪礼》规定,臣子为天子服丧多久?我大唐历代天子晏驾,臣子又服丧几何?莫非陛下体恤百姓,反成礼乐崩坏之首?”

夫子语塞——此问若答,便是谤君!

柳玭抚掌叹道:“好个坚白之术!”(注:战国公孙龙“离坚白”诡辩术,指混淆概念、偷换逻辑)

“李佑,”徐瑜忽然开口,“你说天下平等,那若有人借势欺人,该当如何?”

“以法绳之,以理斥之。”

“若法不理民,理不护民呢?”

少年沉默片刻,从袖中抽出一卷纸,正是他昨日在管仲祠写的《均田策》:

“那就让更多人明白何谓平等,让他们知道——天子能坐龙椅,不是因为血统,而是因为百姓抬举;

士绅能享清福,不是因为祖宗积德,而是因为农桑供养。若有一日,百姓不愿再抬举、再供养……”

他话还没有说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年代:重生61,我靠赶山逆袭东北猎王

铁心

星穹断刃录

喜欢苟树的李狂生

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

不弃九一

穿越了?第一天就无敌!

白狙

黑道:血狱江湖

野花不如家花香

快穿:精分宿主有个白月光

山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