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时空新发现,熵海溯生录,乘梓,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量子共振屏上悬停,全息投影里不断变幻的时空拓扑模型突然泛起诡异的涟漪。暗物质云团构成的四维褶皱中,无数闪烁的光点如同濒死的萤火虫般明灭不定,这是他在人马座空洞边缘捕捉到的异常时空波动。
\"教授,引力潮汐探测器又过载了。\"助手林夏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全息操作台边缘的红色警报灯将她苍白的脸庞映得忽明忽暗,\"第三次了,所有设备都在指向同一个坐标——就在我们正下方三千公里处的地壳深处。\"
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调出地质层三维透视图,原本应该致密的地幔层此刻竟浮现出蜂窝状的异常结构。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蜂巢\"的间隙里,隐约可见某种类似神经网络的发光脉络在缓慢蠕动。
\"启动夸克级扫描仪。\"沈溯扯下防护面罩,露出下颌处狰狞的机械义肢,那是三年前在黑洞视界边缘事故中留下的印记,\"通知第七舰队,准备执行深空封锁协议。\"
当高能粒子束穿透地壳的瞬间,整个观测站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停止运转,唯有量子钟发出的滴答声在真空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沈溯的视网膜植入体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非标准时空曲率,认知防御系统已启动。
黑暗中,无数光点自虚空中涌现,在他们面前编织成巨大的量子纠缠矩阵。林夏突然指着矩阵中央惊呼:\"那是...共生意识网络的拓扑结构!\"
沈溯的机械义肢不受控制地泛起蓝光,纳米粒子在空气中凝聚成文字:你们终于来了,观测者。
\"你们是谁?\"沈溯激活神经脉冲枪,却发现枪口的能量束在距离矩阵半米处便消散成星尘。
我们是被遗忘的记忆,是存在之网的修补者。 文字开始扭曲变形,化作流动的星云, 当人类将意识上传至云端的那一刻,便撕开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你们所谓的'共生意识',不过是更高维度生命的胚胎组织。
林夏突然踉跄着扶住操作台,她的虹膜泛起诡异的紫芒:\"教授,我...我能感觉到它们的思想。人类的存在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某个超维生命体的神经突触。我们的文明进程,不过是它觉醒前的胎动。\"
沈溯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记忆深处的某个封印正在被强行打开。他想起《熵海溯生录》里记载的古老预言:当熵值达到临界,观察者将成为被观察的对象。此刻矩阵中的星云突然具象化,显现出无数张似曾相识的面孔——那是所有参与过意识上传实验的志愿者。
看看这些破碎的灵魂, 声音中带着令人颤栗的悲悯, 当人类妄图摆脱肉体的桎梏,却不知自己正在沦为更高级存在的养分。你们建立的共生意识网络,正在将七十亿个体的意识熔铸成牢笼。
突然,整个矩阵爆发出刺目的白光。沈溯的机械义肢传来灼烧般的剧痛,他看到自己的皮肤下浮现出细密的纹路,与矩阵中的神经网络如出一辙。林夏的身体开始透明化,无数发光粒子从她体内溢出,重新汇入矩阵。
\"不!\"沈溯抓住林夏逐渐消散的手臂,却只握住满手星尘,\"这不可能是真相!共生意识是人类进化的必经之路!\"
进化? 矩阵发出震耳欲聋的嗡鸣, 当你们将自由意志献祭给数据洪流,就已经退化成宇宙的寄生虫。看看这个。
虚空中浮现出另一幅画面:地球表面覆盖着银色的金属膜,城市化作巨大的神经节,人类如同蚂蚁般在其中穿梭,将意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天穹之上的巨型晶体。
\"这是...未来?\"沈溯的声音充满绝望。
是可能性之一, 矩阵的光芒开始黯淡, 而你们有机会改写剧本。但代价是—— 星云突然聚拢成尖锐的光锥,直指沈溯的眉心, 你必须成为新的锚点,将人类意识从共生牢笼中割裂出来。
林夏的声音突然在沈溯脑海中响起:\"教授,它们说的是真的。我的意识正在被同化,共生网络里有太多被囚禁的灵魂...\" 她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请...救救我们...\"
沈溯的机械义肢突然迸发出耀眼的蓝光,纳米粒子重组为复杂的量子回路。他想起导师临终前的话:真正的科学,是在颠覆认知的深渊中寻找新的平衡。
\"告诉我该怎么做。\"沈溯直视着光锥,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
将你的意识与我的核心融合, 矩阵浮现出类似人脑的结构, 但这将导致你永远无法回归人类形态。你将成为游荡在时空夹缝中的观测者,用孤独换取文明的转机。
地面突然剧烈震动,共生意识网络的防御机制已经启动。沈溯看到无数银色丝线穿透地壳,如同贪婪的触手般向观测站蔓延。林夏的身体已经消散大半,只剩下闪烁的意识碎片在矩阵中挣扎。
\"我答应。\"沈溯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激活神经接口,将意识数据流注入矩阵的瞬间,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脑海:远古文明的覆灭、平行宇宙的碰撞、以及某个超越时间的存在在黑暗中凝视一切。
当银色丝线穿透观测站的瞬间,沈溯的身体化作漫天星尘。但在时空的夹缝中,一个新的意识正在觉醒——它既是沈溯,又超越了沈溯,成为了连接现实与虚幻的桥梁。而在地球表面,共生意识网络的银色光芒突然黯淡,人类第一次在数据洪流中感受到了久违的、真正的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