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属革命老区松桃自治县基本情况概述
南岳清水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铜仁市属革命老区松桃自治县基本情况概述,妈妈俱乐部1-34节小说免费阅读,南岳清水湾,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位于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之处,仿若一颗镶嵌在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实黔东门户”之美誉,其县域总面积达3409平方千米 ,凭借连接大西南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处于重庆、长沙、贵阳4小时经济圈交汇点的优势,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在区域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23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2.72万人,常住人口46.51万人 ,近年来常住人口虽有一定变化,但仍保持着自身独特的人口结构特征。以苗族为主的26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交融发展,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松桃地域发展的独特标识,成为松桃文化的重要底色。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千年的记忆与智慧。苗族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其表演形式古朴神秘,从古老的祭祀仪式演变而来,承载着苗族先辈们对天地自然、祖先神灵的敬畏与崇拜,每一个唱腔、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为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活态资料。
“上刀梯”“下火海”等苗族绝技绝活,是苗族人民坚韧豪情的生动体现。表演者赤脚上刀梯,刀刃锋利却如履平地,下火海时,脚掌踏过熊熊炭火,毫无惧色,展现出苗族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过人的勇气,征服观众,也向世人展示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苗家花鼓舞节奏激昂明快,舞者们身着绚丽的苗族服饰,手持花鼓,动作矫健有力,在激昂的鼓点中,尽情释放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彰显出苗族人民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滚龙艺术气势雄浑,舞动时,巨龙在人群中穿梭腾跃,威风凛凛,展现出苗族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成为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苗族刺绣工艺精湛绝伦,针法细腻、色彩斑斓,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智慧与心血。其花鼓系列产品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用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展现苗族风情的重要载体;鸽子花系列产品被联合国指定为和平礼品,寓意着和平与友好,让苗族刺绣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凭借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瑰宝,松桃先后获评“贵州花鼓艺术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成为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自然禀赋方面,松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温秋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全年平均气温16.5c ,最热的7月份日均27.3c,最冷的一月份日均气温4.3c,无霜期293天 ,年降水量1378.3毫米,平均年雨日为183天 ,平均日照数为1228小时。这样宜人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居民的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松桃的森林覆盖率达63.43%,生态环境优美宜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梵净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巍峨壮丽,气势磅礴,拥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山上植被茂盛,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其金顶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云雾缭绕时,仿若仙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揽胜、探秘自然。南方长城历史悠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它见证了古代的军事防御和民族交流,城墙蜿蜒于山水之间,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苗王城古朴神秘,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为东城和西城,原有城墙2000余米,城内有11条巷道,巷道内有11道寨门 ,是湘、黔、渝边界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寨 。这里曾是苗民长官司驻地,经过几十代苗王的经营,成为东部苗族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 ,宣德至嘉靖年间,这里爆发了五代苗王领导的苗族起义,苗王城成为起义大本营 。如今,苗王城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苗族风情,古寨内巷道建有石墙,并和城内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院墙连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防御能力的城堡;歪门邪道是古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审美;在这里,游客还可以欣赏到苗族拦门酒、对情歌、长桌宴等传统习俗,以及上刀山下火海、口舔红铁、仙人合竹、枪尖舞蹈等惊、险、奇的苗族绝技,深入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桃花源如诗如画,充满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这里山水相依,桃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潜龙洞是武陵山脉最高海拔的古溶洞群,也是几十亿年前罕见地生长于白云岩石层中的古溶洞群 ,现已探出1481米,其中厅堂9个,最大的潜龙厅有一万平方米,洞内景观奇特,石笋、钟乳石琳琅满目,石笋密度居亚洲第一,被中法洞穴专家称之为“地下桂林” ,是国家最好的溶洞之一,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地下世界。腊尔山红石林造型独特,1500亩丹霞石林或嵯峨嶙峋,或形如楼阁,或状如宝塔,陡峭险峻,气势雄伟,令人震撼,这些奇特的石林景观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雕琢而成的杰作,吸引着众多地质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
松桃的矿产资源同样富集,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 。其中锰矿已探明储量7.32亿吨,远景储量达10亿吨以上,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素有“锰都”之称,主要分布在县境中西部地区,呈层状、透镜状缓倾斜产出,矿层厚度极值在0.5 - 9.0米,一般为1 - 3米,品位一般为17% - 22%,个别为15%左右 ,主要有大塘坡锰矿床、大屋锰矿段、杨立掌锰矿段等多个矿床(点),为海相沉积中型至小型碳酸锰矿床 。页岩气初步探明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石煤、石灰岩储量都在1万亿 - 2万亿吨以上,且便于开采 ,还有斑墨玉和带白玉大理石,经地质部门勘查取样检验,其抗压强度、光洁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出口标准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松桃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农业方面,松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全县总耕地面积110.2万亩 ,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县”“全国茶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县”等 。近年来,松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畜禽、油茶百亿级产业为主导,蔬果菌、茶叶、中药材等为补充,构建起农业全产业发展体系 。在粮食种植上,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和技术,粮食体系稳步提升,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57.84万亩,同比增长6.4% ,粮食产量19.19万吨,同比增长10.5% ,稻谷产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25.4% ;油料作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