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童话
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童话,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布帛褪去,露出的并非预想中的锦匣或檀木书函,而是一个异常朴拙、甚至有些粗粝的原木书匣。木料纹理天然,未经雕琢,只打磨得十分光滑,触手温润,散发出一种清新而略带苦涩的松木香气。这朴拙的天然感,与贾府惯见的金玉堆砌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透着一股沉静踏实的力量。
黛玉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住了。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带着一丝自己也未曾察觉的郑重,轻轻搭在书匣边缘的铜质搭扣上。那搭扣入手冰凉,打磨得极为圆润。指尖微一用力,“嗒”的一声轻响,搭扣弹开。
书匣内,静静地躺着一本书。书页厚实,边缘切割得整整齐齐。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封面——并非寻常的素白或题签,而是用极其细腻柔和的彩墨,绘着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深蓝色的夜幕上,银河流淌,繁星点点,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飘逸古裙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尖,伸手去够一颗最为明亮、拖着长长光尾的金色星辰。女孩的侧脸线条柔和,眼神专注而充满憧憬,那伸向星辰的小手,仿佛凝聚了世间所有纯真的向往。画面下方,用清逸而略带筋骨的行楷,写着四个字——《星尘童话》。
这书名,这画风,全然陌生,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直抵心底的温柔与奇趣。黛玉的心,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彩绘的封面。触感微涩,带着新墨和纸张特有的气息。就在这气息钻入鼻尖的瞬间,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混合在墨香里的特殊气味——清冽微辛,是提神醒脑的薄荷油。
“咦?”黛玉下意识地低低出声,指尖停留在那画中女孩的裙裾上。这墨……这味道……
侍立一旁的秋水仿佛看穿了黛玉的疑惑,自然而然地接口道:“姑娘好眼力。这书从封面彩绘,到内里所有的墨字和插图,用的都是我家公子在扬州时特意寻访来的上等松烟墨,亲自研磨调制。公子说,松烟墨色乌亮,入纸不晕,久藏不晦,气味也清正些。”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声音放得更轻了些,“那会儿盐务上的事千头万绪,老爷和公子常熬到后半夜。可公子再忙再累,每日总要匀出个把时辰,就着灯,一笔一划地画这些图,写这些字,说是不假人手才显心诚。婢子记得清楚,好些个晚上,都熬到三更梆子敲过了,公子书房里的灯还亮着,那松烟混着薄荷的味道,隔着门都闻得真切……”
“在扬州时就……”黛玉喃喃重复着秋水的话,心头巨震,猛地抬眼看向秋水,那双含露目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扬州!父亲的信!父亲信中盛赞的“助我良多”……难道,难道就是在那段繁忙紧张的时日里,这位贾家公子,一边为父亲殚精竭虑处理盐务,一边……竟还分心亲手制作这样一本书?
秋水肯定地点点头,眼神清澈坦然:“是呢,公子在扬州时就着手准备了,断断续续做了好些日子。回京这一路舟车劳顿,也把这书匣子护得跟眼珠子似的,生怕磕了碰了,沾了水汽。今儿一安顿好听雨轩,立刻就让婢子送过来了。”
黛玉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指尖触碰到书页边缘,那温润的木质和微凉的纸张触感奇异地交织着。她不再说话,只是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用指尖捻起书页一角,轻轻翻开。
第一页,并非正文,而是一幅对开的整页彩绘。画面左侧,一个穿着粗布衣裳、脸颊红扑扑的小女孩,挎着一只盖着花布的小篮子,脚步轻快地走在开满野花的林间小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右侧,则是一只毛茸茸的、眼睛滴溜溜转的大灰狼,正鬼鬼祟祟地躲在巨大的树后,探头探脑,那狡黠又贪婪的神态被描绘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画页下方,一行清俊的小字写着标题:《小红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