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猫大王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暗潮汹涌,谁主沉浮,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才是猫大王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谦书房的烛火在风里打了个旋,将糜竺耳后的墨渍照得更明显了。

那是方才替陶谦誊抄求救信时,笔尖不慎戳到耳侧留下的,此刻却成了刺进陶谦眼底的一根针。

\"子仲近日总说玄德公的好。\"陶谦枯瘦的手指叩了叩案上未拆的密信,封泥上\"汉\"字的纹路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他分明记得,三日前糜竺还在抱怨刘备兵少粮寡,怎么突然就变了口风?

糜竺的茶盏在掌心沁出薄汗。

他望着陶谦眼底翻涌的阴云,想起陈子元在密信里写的\"陶使君病入膏肓,徐州易主只在旦夕\",又想起青州港那些装满粮草的三桅船——若再拖下去,曹操的先锋军怕是要把泗水染成血色。

\"使君明鉴。\"他放下茶盏,袖中手指悄悄掐住掌心,\"某前日随从事官查点军粮,彭城粮仓的米袋上竟生了虫。\"他抬眼时目光恳切,\"曹操此来势如猛虎,若没有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主心骨......\"他顿了顿,\"某听说使君欲以琅琊两县为礼请援?\"

陶谦的瞳孔骤缩。

这是他今早才与心腹幕僚商量的计策,糜竺如何得知?

\"使君莫要疑心。\"糜竺见他变了脸色,忙从袖中摸出一卷地契,\"某昨日去府库盘账,恰好翻到琅琊两县的田契。\"他将地契推过去,绢帛摩擦案几的声响像极了春蚕啃叶,\"若以两县为饵,刘备必肯拼尽全力——他素重信义,得了好处,日后自会保使君周全。\"

陶谦盯着地契上自己的印鉴,喉结动了动。

窗外传来巡夜的梆子声,\"咚\"的一声,惊得梁上栖鸦扑棱棱乱飞。

他突然抓起地契掷向糜竺:\"你倒比我更懂玄德公!\"

糜竺弯腰捡起地契,指尖触到陶谦方才捏过的褶皱。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面上却仍挂着温和的笑:\"使君若信不过某,明日陈元龙出使临淄,不妨让他亲自问问刘备的意思。\"

陶谦的呼吸突然一滞。

陈登是他最信任的别驾,若派陈登去......他盯着糜竺从容的眉眼,到底没再说什么,只挥了挥手:\"退下吧。\"

糜竺退出书房时,后颈已被冷汗浸透。

他扶着廊柱站定,望着夜空中半轮残月,摸出袖中被攥皱的密信——陈子元在信尾画了把火,旁注\"速\"字,墨迹未干时大概沾过水,晕成暗红的血点。

同一时刻,徐州城西南的陈家宅院里,陈登正跪在父亲陈珪榻前。

烛台上的红烛烧到半截,灯花\"啪\"地绽开,映得陈珪花白的胡须泛着金。

\"父亲,陶使君让我明日去临淄请刘备。\"陈登解下腰间玉珏,放在榻上,\"您说我该如何回?\"

陈珪咳嗽两声,指节叩了叩床头的《孙子兵法》:\"元龙可还记得去年秋,陶使君为征粮杀了东海郡三个县丞?\"他浑浊的眼底浮起冷光,\"那三个县丞不过是按律减了两成赋税。\"

陈登想起那日在城门口,三个县丞的首级挂在旗杆上,乌鸦啄食时血滴在青石板上,像开了一路的红梅。

他握紧腰间剑柄:\"陶使君治下,百姓苦久矣。\"

\"刘备呢?\"陈珪突然问。

\"去年在青州,他开仓放粮时,我亲眼见百姓跪了半条街。\"陈登想起那日的场景,嘴角不自觉扬起,\"更难得的是,他帐下有个叫陈子元的谋士——\"他压低声音,\"我在琅琊听商队说,那陈子元能夜观星象断粮草,前日还替刘备在泗水设了条运粮暗道。\"

陈珪的手指在《孙子兵法》上摩挲,停在\"兵者,诡道也\"那页:\"元龙此去,不仅要请救兵。\"他抬眼时,目光如刀,\"要让刘备知道,徐州有陈家门阀,有糜家商队,有十万百姓......\"他顿了顿,\"缺个明主。\"

陈登的呼吸陡然一沉。

他望着父亲眼中跳动的烛火,突然明白那些关于\"陶使君欲让徐州\"的传闻,为何总在士族圈里传得最凶。

他伸手按住父亲手背:\"儿子明白。\"

次日卯时三刻,陈登跨上青骓马时,晨光正漫过徐州城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毛茸茸护体!我在八零风生水起

柠檬栗子

功德系统掀翻紫禁城

绍华倾负

和偏执阴湿的他恋爱算工伤吗

哈哈蝶翅

七零:带着儿女去随军,炮灰原配赢麻了

猫猫鱼吃果果

高武:首充神装,网吧三坑杀疯了

火枫云殇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一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