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幽州危局,陈子元誓死守土
我才是猫大王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幽州危局,陈子元誓死守土,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才是猫大王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备捏着密使呈来的绢帛,指节因用力泛出青白。
烛火在铜鹤灯里噼啪炸响,火星子溅在绢帛边缘,他却像没察觉似的,目光死死钉在\"三族合兵十五万,旬月内犯渔阳\"那行小字上。
\"竖子袁绍!\"他突然拍案,茶盏被震得跳起来,琥珀色的茶汤泼在舆图上,将渔阳郡的标记晕染成一团模糊的墨渍。
亲卫缩了缩脖子,悄悄退到廊下——主公极少动怒,上回这般失态还是吕布夺徐州时,可那时好歹还能骂句\"背信\",这回袁绍竟勾连乌桓、鲜卑、夫余三族,拿汉人百姓的血喂外族狼!
\"主公且息怒。\"陈宫的声音像块浸了冷水的玉,从后堂转出来时,青布襕衫下摆还沾着未干的墨汁——他方才正在替刘备拟给陶谦的回书。
这位被曹操称为\"智谋如渊\"的军师走到案前,指节叩了叩那团墨渍,\"三族虽勇,然各部向来不和。
袁绍能让他们暂时联手,靠的是许了多少金帛?\"
刘备深吸一口气,抓起案头的茶盏灌了半口,喉间却像塞了团烧红的炭:\"密使说,袁绍允诺破城后,三族可在幽州劫掠三日。\"他话音未落,陈宫的眉峰便狠狠一挑——劫掠三日,意味着幽州七郡数十万百姓要遭屠城之祸!
\"这不是战,是屠。\"陈宫攥紧舆图边缘,指尖几乎要戳穿绢帛,\"可主公若现在调青州主力北上,兖州怎么办?
曹操那厮最会捡漏,前儿还派使者来送了十车蜀锦,说是'仰慕玄德公仁德'......\"他突然顿住,目光扫过刘备案头那叠未拆的函件,最上面一封正是曹操使者留下的,封泥上的\"曹\"字还沾着朱砂。
刘备的手在舆图上缓缓移动,从幽州渔阳划到兖州陈留,又停在徐州下邳。
他想起上个月在平原城见到的流民——老妇背着饿死的孙儿,孩子的脸贴在她背上,像片风干的秋叶。\"百姓不能再流离了。\"他突然抬头,眼底烧着团火,\"就算放弃徐州,也要保幽州。\"
陈宫急步绕到案前,玄色发带在风里晃了晃:\"使不得!
徐州是粮道,丢了徐州,青州的军粮要绕渤海运,糜竺的商船再快,也得半月。\"他抓起案上的算筹,噼啪摆开,\"且不说曹操,袁术旧部还在豫州游荡,若咱们抽走两万兵力......\"
\"军师!\"刘备霍然起身,木椅在青砖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子元在幽州只有八千守军,三族十五万,他拿什么挡?\"他的声音发颤,像被人攥住了喉咙——那孩子初来投他时,不过是个穿青衫的书生,在新野草庐里跟他说\"明公欲成大事,需得民心如根\",如今要拿八千血肉之躯去堵十五万的兵锋?
陈宫的手指捏得算筹咔咔响,忽然松开手,算筹撒了满案:\"派人快马去幽州,问子元要多少兵。\"他扯过案上的羊皮纸,蘸了浓墨,\"若他要两万,咱们便是拆了青州的城墙,也得凑出来。
但若他说......\"
\"报——\"廊下亲卫的声音像支利箭,\"幽州急报!\"
信使是陈子元的亲卫队长,铠甲上还沾着露水,膝盖刚碰着地面便吼起来:\"陈军师说,幽州能守!\"他从怀中摸出个油皮纸包,里面是封未干的信,\"军师让我捎话:三族各怀鬼胎,袁绍的金帛撑不过十日。
请主公莫要分兵,防好曹操才是正经!\"
刘备抢过信笺,字迹潦草得几乎飞起来,却能看出是陈子元的笔锋:\"备弟亲启:三族虽众,然乌桓要渔阳牧场,鲜卑图上谷铁矿,夫余贪代郡粮秣,各有算盘。
亮已令简雍入乌桓营,孙乾说动鲜卑左贤王,三族合兵之日,便是分裂之始。
唯曹操必趁火打劫,万望勿动青州主力。\"
他读到最后一句,突然笑了,眼角却湿了。
陈宫凑过来看,手指在\"分裂之始\"四个字上点了点:\"好个釜底抽薪。\"又抬头看刘备,见他把信笺按在胸口,像护着什么珍宝——这便是陈子元,总在最险处给人兜底。
\"传令下去。\"刘备抹了把脸,声音稳得像山,\"糜竺即刻调东海商船,把仓里的三万石粮食、五千套甲胄全送幽州。
张飞的亲卫营留在青州,其余各军......\"他顿了顿,看向陈宫,\"按军师说的,防曹操。\"
陈宫点头,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让信使歇半刻,再带二十车药材回去——子元那身子,别让他累垮了。\"
幽州,辽东郡议事厅。
陈子元把信笺往案上一丢,墨汁溅在\"勿动青州主力\"几个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