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猫大王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乱世官场,谁主沉浮,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才是猫大王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雾未散,陈子元的靴底碾过积雪,碎冰声里还裹着梅香。

他攥着袖中婚书的手微微发热,却在望见演武场那面\"刘\"字大旗时,下意识收了收肩——那抹玄色绣金的旗穗被风卷起,像极了当年在平原郡,刘备第一次将\"军师\"印信交到他手中时,掌心的温度。

演武场的点将台被积雪压得发白,刘备正背着手立在台边,玄色大氅下摆沾着薄雪,听见脚步声也不回头:\"陈军师这步子,比去年追着元直要《盐铁论》批注时还轻快?\"

陈子元拾级而上,见刘备身侧还立着三人——陈宫抱剑而立,宽袖里隐约露出半卷竹简;刘晔捧着铜制地图匣,指尖在匣沿敲出轻响;徐庶则垂眼盯着自己的靴尖,嘴角憋着笑。

倒是郭嘉最没规矩,斜倚在兵器架上啃胡饼,见他过来,故意把饼渣抖在自己青缎官服上:\"子元这耳尖红的,比临淄城新挂的喜灯还艳。\"

\"奉孝莫要胡言。\"陈子元作势要夺他手中胡饼,余光却瞥见刘备转身时眼底的笑意。

主公眼角的细纹里还凝着霜,可那抹笑却暖得像当年在新野,他第一次献\"火烧博望\"策时,对方拍在他肩上的那掌。

\"说正事。\"刘备伸手虚按,积雪从他大氅上簌簌落下,\"幽州、吉州刚打下来三个月,城墙还留着袁军的箭孔,百姓锅里却连热粥都喝不上。

昨日张燕派人来报,乌桓的商队在渔阳被扣了,说是要拿十车盐换人质。\"他指节叩了叩案上的羊皮地图,\"这两个州的主政人选,你怎么看?\"

陈子元的指尖在地图上划过幽州的\"蓟\"字,又停在吉州\"代\"城。

刘晔突然上前半步,铜匣在案上发出轻响:\"某上月随子龙巡边,见吉州境内有三条古驿道,若能疏通,北可连乌桓牧场,南能接并州粮道。

只是当地豪族盘根错节,去年袁尚撤军时,还留了二十多个暗桩在代城。\"他抬头时,眉峰上的冰碴子闪了闪,\"若派个生手去,怕是连公堂都坐不稳。\"

\"那谁坐得稳?\"郭嘉把最后半块胡饼塞进嘴里,含糊道,\"元皓(刘晔字)在袁绍帐下当过参军,又跟着咱们打了半年幽州,袁军旧部的账本他能背出七成。

再说......\"他忽然压低声音,\"吉州的盐铁官印,可还在袁氏旧臣王肃手里攥着。\"

刘备的目光在刘晔脸上停了片刻,忽然笑了:\"元皓,可敢接这烫手山芋?\"

刘晔的喉结动了动,指尖在案上叩出三记——那是当年在曹营时,他与陈子元约定的\"应诺\"暗号。\"某愿立军令状。\"他弯腰拾起地图匣,铜匣上的冰碴子落在雪地里,\"三月内清完袁氏旧账,半年内让吉州的粮车跑过古驿道。

若做不到......\"

\"不必。\"陈子元按住他的手腕,\"我让人把徐州的税吏调三个给你,再拨五百屯田兵。

吉州的豪族要软的,你就拿《盐铁论》跟他们讲利;要硬的......\"他瞥向演武场边上的校刀,\"子龙的银枪还没锈。\"

刘晔的眼眶突然红了。

他想起去年冬夜,自己躲在破庙里发寒热,是陈子元翻山越岭送来姜茶,还塞给他半本抄得密密麻麻的《边政要略》。\"谢军师。\"他声音发哑,转身时大氅扫落案上积雪,在羊皮地图上晕开一片水痕。

\"下一个。\"刘备的语气陡然沉了,陈宫这才展开袖中竹简。

竹片相碰的脆响里,陈子元闻见了墨汁的腥甜——那是陈宫连夜抄的各地账册,他总说\"墨香比酒香提神\"。

\"青州税赋比去年多了两成。\"陈宫的手指划过第一片竹简,\"临淄的绢坊开了十二间,百姓都说'刘使君的布,比袁本初的刀暖'。\"他翻到第二片,\"徐州......\"

\"元直在徐州?\"徐庶突然抬头,耳尖还沾着方才憋笑时的薄红,\"某上月去彭城,见百姓自发在城门口立了生祠,说'徐使君断案,比包青天还明'。\"

陈宫没接话,指尖继续往下:\"福州的铁矿挖出来了,可矿工只有八百——袁军撤走时,把三千青壮都押去了冀州。\"他的声音低了些,\"幽州、吉州......\"

\"直说。\"刘备的指节抵着案几,骨节发白。

\"幽州的粮仓空了七成,说是去年秋旱。\"陈宫展开最后一片竹简,上面的字被墨点晕开,\"可某派去的人在涿县查到,有粮商拿霉米换了官仓的新谷——账本上的'赈灾'二字,写得比婚书还漂亮。\"

演武场突然静得能听见积雪从旗竿上坠落的声音。

郭嘉的胡饼\"啪\"地掉在地上,徐庶的手指攥得发白,刘晔刚走到台边,脚步顿在半空中。

刘备猛地站起来,案上的茶盏被带得翻倒,热水溅在陈宫的竹简上,腾起一阵白雾。\"拿霉米换新谷?\"他的声音在发抖,\"那些百姓......那些抱着孩子来领粮的妇人,她们吃的是霉米?\"

陈宫弯腰拾起竹简,指腹擦过被水浸开的字迹:\"共查到十二县,涉及官员三十七人,粮商九家。\"他从袖中又摸出一叠纸,纸角还沾着墨——那是证人的血书,\"这是苦主按的手印。\"

刘备的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盏碎片飞溅。

陈子元看见他虎口的旧疤被震得发红——那是当年在小沛,为救被山贼劫持的百姓,他徒手去夺刀刃留下的。\"传我的令!\"刘备的声音像被刀割过,\"把这些人押到幽州城门口,我要亲自......\"

\"主公!\"陈子元一步跨到案前,挡住那些血书。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上回见刘备这么怒,还是曹操屠徐州时,对方握着断剑说\"我必杀尽曹贼\"。\"杀了他们容易,可杀完呢?\"他按住刘备发抖的手腕,\"那些跟着吃回扣的小吏会怎么想?

百姓会觉得,刘使君的法,全凭喜怒。\"

刘备的瞳孔缩成针尖。

陈子元看见他眼底有两簇火在烧,一簇是当年在平原县,百姓举着\"仁德\"牌位追着他跑时的热;另一簇,是看见老弱妇孺啃霉米时的疼。\"那依你说?\"他咬着牙,\"把他们送进大牢,等秋决?\"

\"不。\"陈子元从袖中取出婚书,展开在案上——梅瓣落在血书上,红得刺眼,\"三日后,是我娶文姬的日子。\"他抬头望着刘备,\"主公可愿陪我去临淄城最热闹的街,当众烧了这些账本?

让百姓看着,刘使君的法,比婚书还重。\"

刘备盯着那片梅瓣,喉结动了动。

他突然伸手抹了把脸,再抬头时,眼底的火熄了,只剩深潭般的静。\"好。\"他捡起一片茶盏碎片,在案上刻下\"秋决\"二字,\"三日后,我陪你烧账本。\"

陈宫突然咳嗽一声。

众人这才注意到,他手里还攥着半卷未展开的竹简。\"还有一事......\"他的指尖在竹简上轻轻敲,\"大战过后,各郡缺了三百二十七个吏员。\"他抬头时,目光扫过演武场边的新兵营——那些十七八岁的少年正举着木枪练刺,\"如今连写状子的书吏都要从老兵里挑......\"

陈子元望着那些少年冻红的耳朵,忽然想起昨日蔡琰说的话:\"阿父说,太学里有批学子,因战乱失了生计。\"他转头看向刘备,对方也正望着他,眼底的静潭泛起涟漪。

\"明日。\"刘备拍了拍他的肩,\"你去太学,把那些学子的名字抄来。\"他的声音轻得像雪,\"这天下,总得有人替百姓写状子,替我们管粮道......\"

演武场的号角又响了。

陈子元望着远处新兵营里摇晃的木枪,忽然想起袖中婚书里的梅瓣——那是蔡琰昨日清晨在雪地里摘的,她说\"要比婚书上的喜字还鲜\"。

可此刻他望着那些少年,突然觉得,这天下最鲜的,该是他们眼里的光。

\"子元?\"刘备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臣在。\"陈子元整理好袖中婚书,抬头时眼底有了笑意,\"明日,臣就去太学。\"

演武场的积雪被日头晒化了边缘,融水顺着旗竿滴落成串,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响。

刘备的拇指还压着案上那方\"秋决\"刻痕,指腹磨得发红,听见陈子元提议招考时,眼尾的细纹轻轻颤了颤:\"太学学子多是寒门,连笔墨都要借的。

仓促间设考,若有富家子买通考官......\"他突然停住,喉结动了动——去年在平原郡,有个老吏就是收了粮商五斗米,把赈灾粮改成了霉谷。

陈子元知道他想起了什么。

他从袖中摸出半块炭笔,在案上画了三道杠:\"第一考默写《孝经》,寒门学子再穷,总读过几句圣人言;第二考算粮账,拿幽州现有的税册当考题,会拨算盘的,总比会背《楚辞》的实在;第三......\"他笔尖顿在第三道杠上,\"让考生写篇《治县策》,限三百字。

字丑不怕,理歪了......\"他抬头看向刘备,\"主公亲自批卷如何?\"

刘备盯着炭笔印子,突然笑出一声:\"你这是要把我绑在考棚里?\"他伸手揉了揉眉心,\"行。

明日让元直去太学贴榜,就说'刘使君要找能替百姓算粮的,不要能替富人作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毛茸茸护体!我在八零风生水起

柠檬栗子

功德系统掀翻紫禁城

绍华倾负

和偏执阴湿的他恋爱算工伤吗

哈哈蝶翅

七零:带着儿女去随军,炮灰原配赢麻了

猫猫鱼吃果果

高武:首充神装,网吧三坑杀疯了

火枫云殇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一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