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湖人称“背不死”
朽木雕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江湖人称“背不死”,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朽木雕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Are……are you ok?”林东升结结巴巴地说道。
“oK!!!”郑起立大声回答道。
“哈哈哈哈……我不行了,你们让我先笑一会儿……我感觉你们不是在说英语,是在说相声!”苏文浅笑得根本停不下来。
“确实有点用力过猛,英语就是一门语言,你们说中文的时候,没有那么用力,说英语也完全不需要那么用力的。”张家豪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们口语好,能示范一下吗?”林东升看着两人,真诚地说道。
张家豪和苏文浅对视一眼,很快收住笑容,开始认真示范起来。
行云流水,举重若轻。
“这才是对话啊。”感受到自己和两人之间的差距后,林东升突然有些气馁。
“咱俩要不别参赛了吧?我觉得没戏。”郑起立也被打击得够呛。
“可这是我今年唯一的财路了,不然就要饿饭了。”林东升难过地说道。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张家豪顿时动了恻隐之心。
“什么办法可以尽快消除口音?”林东升听了,马上来了兴致。
“那倒是没有,但是,英语比赛,应该不会太在乎口音的,虽然听起来确实不太舒服。你想啊,整个河西,镇上的学生有限,英语好的也不是很多,如果以口音决定成绩,那就太不公平了,而且,我们的表达,和城里的孩子,也有差距。”张家豪分析道。
“你说得对!”林东升点头。
“我记得我哥之前准备高中英语竞赛的时候,用过一个办法,虽然比较笨,但效果不错,面试不是随机抽题,即兴演讲吗?如果你提前写好英语稿子,然后把它们背熟,背上个几十篇,各种题材都背,总有机会押中的……”张家豪说道。
“这路子可以,我今天就开始写。”林东升最不怕的就是背诵了,甚至还被同学们私下送了个外号——“背不死!”。
“另外,你再多准备一些过度语,不管抽中什么题目,都尽量过度一下,再往自己背过的稿子上引,也能说得很流畅,一样能在评委手上拿高分。”张家豪说道。
“太谢谢了,这方法比天天在这里练对话强多了,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操作性。”郑起立也欣喜地说道。
“所以,这英语角,只开了一天,就要倒闭了?”苏文浅无语道。
“我无所谓啊,有得练也行,没得练也可。”张家豪说道。
“别啊,好不容易才请动你们两位大佬,这两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根本不冲突啊,虽然我近期的目标是为了拿奖和赚钱,但长远的目标,还是希望提高口语能力啊。万一竞赛出的题目特别偏,没法往我背的稿子上引,我总不能直接跑题吧?”林东升说道。
“那就继续?”苏文浅问道。
“继续继续,只要你们不笑话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两手准备!”林东升斗志高昂。
“脸皮厚还是有优点的,能经受得住打击。”苏文浅看着他,调侃道。
于是,几个人又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练上了。
阳光照进清晨的树林,在少年的身上洒下点点光斑,青春是如此美好,又如此匆忙。
一转眼,英语角就坚持了一周时间。
因为张家豪和苏文浅强大的个人魅力,林东升组织开展的英语角,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号人。
不仅有本班的英语爱好者,还吸引了外班的英语高手。
随着参加人员的增多,小树林里那些熬过了寒冬的花花草草,也被同学们踩死了大半,慢慢变得光溜溜的。
英语老师张婷知道这里热火朝天的情况后,主动向苏校长提议,决定临时借用一间办公室,提供给同学们当英语角。
而她本人,则每天主动到英语角当教练,指导大家的口语表达,纠正大家的发音错误。
在这段时间内,林东升每天也非常忙,除了应付各科正常的学习,坚持写好每天的日记,疯狂地拓展英语词汇量,还拼命地写英语稿子,再主动拿给张家豪和苏文浅修改润色。
然后,他再将这些改好的稿子,一篇一篇地背下来,肚子里很快就积累了二十多篇的存货。
周三上午,河西中学第一届英语竞赛如期而至,参加竞赛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请假,其他同学则正常上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