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圣意难违,衣冠谋冢,欧阳少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车碾过连化城南门厚厚的积雪,刚驶上官道不久,尚未加速,前方风雪迷蒙的驿道上,忽地闪出一彪人马,如铁钉般楔入前路。
约二十余骑,清一色披挂边军制式轻甲,腰挎狭长马刀,人马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一片肃杀的薄雾。为首一将,身形魁梧似铁塔,面庞棱角分明如刀劈斧凿,一双鹰隼般的眸子隔着风雪,精准地锁定马车。他策马当道而立,声若洪钟,穿透呼啸的风声:
“前方马车,可是江南道御史大夫兼礼部侍郎,孤仁盛孤大人座驾?”
车厢内,穆之(孤仁盛)端坐的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凝。知府刘庸?此人动作好快!他面上不动如山,缓缓推开车厢门。凛冽寒风裹挟着雪沫,如刀片般扑面而来。他立于车辕之上,身形挺拔如雪中青松,官袍在风中微振,目光平静却自有威严,迎向那将领锐利的视线:
“正是本官。尔等何人?为何阻我去路?”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军士耳中。
那魁梧将领在马上略一抱拳,姿态表面恭谨,骨子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末将辽州卫戍营副尉赵猛,奉知府刘大人钧令,特来恭请孤大人回城一叙。知府大人言有要事相商,关乎朝廷旨意,十万火急,还请大人即刻移步!”
“朝廷旨意?”穆之眉头微蹙。知府刘庸,辽州地头蛇,与京中某些派系关系盘根错节。此刻派兵拦路,绝非寻常“叙话”。他心念电转,面上波澜不惊:“既是刘知府相请,又涉朝廷旨意,本官自当前往。赵副尉,带路吧。”
“遵命!”赵猛侧身让开主道,一队骑兵训练有素地分成两列,前后“拱卫”着马车,如同押送般,掉头向连化城折返。马蹄踏碎积雪,沉闷的蹄声敲打着驿道的寂静。
知府衙署内,炭盆烧得正旺,暖意融融,与外间的酷寒判若两季。知府刘庸,圆脸富态,身着四品云雁补服,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亲自迎到滴水檐下。见穆之踏雪而来,他疾步上前,深深一揖:
“下官刘庸,参见孤大人!风雪严寒,冒昧请大人回转,实乃皇命在身,片刻不敢耽搁,还请大人海涵!”他言辞恳切,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精光。
“皇命?”穆之目光如电,直刺刘庸眼底。
“正是!天恩浩荡!”刘庸从袖中郑重取出一卷明黄绢帛,双手高举过顶,奉至穆之面前,“此乃陛下八百里加急送达的密旨!严令沿途府县,若遇孤大人车驾,即刻宣旨,不得延误!”他展开绢帛,清了清嗓子,用抑扬顿挫的官腔朗声宣读:
>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 江南道御史大夫兼礼部侍郎孤仁盛,才猷练达,器识宏深,朕素所倚重。今北疆辽州,地处边陲,夷夏杂处,吏治边情,亟需整饬。着孤仁盛即于所遇之州府,就地权领巡察御史之职,代朕巡狩。赐尚方剑,便宜行事,纠劾文武百官不法,肃清吏治,安抚边民,整饬军备。凡所经见,无论巨细,具折密奏,直达天听。
> 辽州连化,既为卿行履所至,即以该城为行辕,即刻开府,专责辽州全境巡察事。不必返京复命,一应公务,悉心办理。钦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