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花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斗斛之下藏奸佞,民心如秤定浮沉,英烈传奇,爱笑的花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话被百姓的唾骂声淹没。无数百姓围在街道两旁,看着冷金龙被押走,有人扔出烂菜叶,有人高喊着“打倒奸商”,积压已久的愤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搜查粮仓时,士兵们找到了冷金龙用来“大斗进、小斗出”的特制斗斛——收粮用的斗,比标准斗大出一寸;卖粮用的斗,比标准斗小了半寸。还有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详细记载着他如何克扣百姓、掺杂使假,每一笔都浸透着百姓的血汗。
公审那天,金陵城万人空巷。当主审官念出冷金龙的罪状,展示出那些特制的斗斛和掺假的粮食时,台下的百姓群情激愤,山呼“严惩”。
最终,冷金龙被判“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盘剥百姓,扰乱市场”,判处没收全部家产,充公赈灾,本人则被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返回金陵。
当囚车缓缓驶离金陵城时,冷金龙望着这座他曾横行无忌的城市,终于瘫倒在囚车里,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解。他到此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他有那么多粮食,那么多钱,怎么会败给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粮商,败给那些他素来瞧不起的“贱民”?
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栽跟头的地方,是忽略了两条最根本的铁律——民不可欺,官不可抗。
他以为“大斗进、小斗出”是精明,却不知这是在剜百姓的肉,断自己的根。民心如秤,称量着善恶,也决定着成败。当他把百姓的忍耐逼到极限,愤怒的洪流便会将他彻底淹没。
他更以为自己财大气粗,便能对抗官府,却忘了玉子徽背后站着的是大唐朝廷,是决心要稳定金陵、安抚民心的秦正阳。他与玉子徽打擂台,看似是商业竞争,实则是在与整个国家机器抗衡。民不与官斗,不是因为百姓懦弱,而是因为官府若真要为民做主,任何奸商的伎俩都不堪一击。
冷金龙的彻底破产,成了金陵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他的倒台,不仅肃清了城中的奸商势力,更让百姓们看到了大唐朝廷整顿吏治、保护民生的决心。
玉子徽带来的粮食,在冷金龙倒台后,以平价投入市场,迅速稳定了粮价。龙天策则趁机颁布了《金陵市易法》,规范粮食交易,严禁囤积居奇、掺杂使假,设立了“公平秤”“标准斗”,由官府定期校验,确保交易公平。
曾经被冷金龙垄断的粮食市场,如今变得井然有序。新的粮商们吸取了冷金龙的教训,诚信经营,薄利多销,百姓们终于能买到平价、干净的粮食,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秦淮河畔,重新响起了商贩的叫卖声;市集里,百姓们提着粮袋,与粮商讨价还价,虽有计较,却再无往日的恐慌。
玉倾城站在太守府的楼上,看着城中恢复的生机,对身边的龙天策笑道:“你看,民心其实很简单,给他们一口饱饭,一份公平,他们便会拥护你。”
龙天策点头,金发黑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冷金龙的倒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个真正属于金陵百姓的新篇章,才刚刚拉开序幕。”
阳光洒满金陵城,照在崭新的“公平秤”上,也照在百姓们充满希望的脸上。冷金龙的故事,成了一个警示,刻在金陵的记忆里,提醒着后来者:无论何时,欺民者,终将被民所弃;抗法者,必为法所惩。而属于金陵的“新篇章”,正沿着公平与正义的轨道,稳步前行,充满了光明与生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