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上邽决斗
陈瑞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上邽决斗,军训教官许梦全文免费阅读,陈瑞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邽决斗
合战是一种赌博,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对于刘羡来说是这样,对于郝度元来说同样是这样。</p>
作为铁弗人的老首领,郝度元这两年近乎隐退。在齐万年掠得秦州后,他就一直领部众在天水定居,远离在雍州的战事。做些替齐万年稳定后方、联络部众、提防凉州之类的事情,虽然并没有什么非常显著的事迹,但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维持表面的和平,就已经是一项巨大的功绩。</p>
但随着齐万年的战败,晋军翻越陇阪,这种和平已荡然无存。</p>
当使者来到郝度元处报信,要求郝度元在陇右整军去支援陈仓时。天水诸部如鱼氏、雷氏、樊氏、独孤氏都感到惶恐不安,对于这个消息不敢置信。但是郝度元的态度反而非常平静,他说道:“是吗,陛下战败了吗?我知道了。”</p>
郝度元的镇定让麾下众人暂时安静了下来,他们略有鼓舞地想到:看郝大人的样子,事情应该没坏到这个地步。确实,胜败乃兵家常事,只不过是败了一阵,刘邦也还有彭城之败呢!</p>
但事实上,郝度元的平静并非来源于对未来的乐观,恰恰相反,正因为他极为清楚地意识到,失败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情,所以他极为平静地接受了命运。</p>
叛军并未建立起真正可靠的统治,虽然有一些基本的秩序,但这些秩序维持都要依靠齐万年的个人威望上,而他的威望又依赖于持续不断地对外胜利。这种胜利必须要维持到他将晋室彻底丧失进攻的欲望为止,或者说,至少要坚持到齐万年占据关中及河东为止。直到那时,齐万年才能有时间来整顿内部的政治。</p>
而在经过泥阳那次失败后,齐万年就已经失去了这种可能。而之后的奋战,无非是致力于推迟灭亡的时间,或者等待奇迹的发生罢了。</p>
不过郝度元也确实没有想到,这一日会来得这样快。</p>
等到蒲洪将约战的消息递到郝度元手里,郝度元不免陷入了沉思,而麾下的将领们则大为义愤填膺。</p>
独孤势当众辱骂蒲洪的使者道:</p>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同意,你们就待如何?是要背信弃义,再去当晋人的牛羊吗?”</p>
雷贺也忍不住抱怨道:</p>
“危难当头,正要同心协力!怎有让我们打头阵,你们旁观的道理?胡人被晋人看不起,就是因为不团结啊!”</p>
这些话压得使者抬不起头,因为这么做确实不占理。可郝度元却看得很开,他对使者说:</p>
“我知道,你们也有难处。你回去吧,告诉临渭的晋人,就说我答应了。”</p>
这个回答令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尤其令下属的将领们感到费解。</p>
不管怎么说,晋军的实力总是要强过天水的胡人。与其约战,为什么不继续守城拖耗时间呢?对面走陈仓狭道而来,说不定耗得对方粮草耗尽,就能反败为胜呢!</p>
但不等部下争论劝阻,郝度元已然起身,自顾自地倒了一碗酪浆,挥手让人把这使者送走了。</p>
然后他才安慰部下们说:</p>
“我们本就是外来人,如何能让本地人和我们一条心?略阳人能给我们通风报信,而不是直接把我们卖给晋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没有什么好苛责的。”</p>
“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天水的汉人也多,守城的时候给敌人通风报信,我们也没有多少胜算。诸位都是刀剑丛中滚过来的豪杰,不如就这样真刀真枪地拼上一场,胜就胜了,败就败了。我们胜了,连陛下那的形势也能得到好转,我们败了,无非也就是一死而已。”</p>
“若是死了,能与诸位葬在一起,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p>
众将士听了,无不为首领的豁达所震惊,继而心中感动,他们齐声说:“愿与大人同生共死!”</p>
而郝度元之所以能如此看淡成败生死,只因他不是,白白浪费将士的鲜血呢?不妨用更直接的一个办法。</p>
这个想法令他沉醉,继而策马走到两军之间,派人对晋军中呼喝道:</p>
“刘使君在吗?可否与郝度元一晤?”</p>
“在!”一声回应后,刘羡的身影从晋军中浮现而出,继而快速策马,率了数名随从到郝度元身前。</p>
两人相互对视,不禁都感觉光阴飞逝。</p>
刘羡拉紧马缰,他发现眼前的郝度元已与自己印象中的全然不同,不禁笑说道:“数年不见,郝大人老了很多啊!”</p>
郝度元笑道:“你也不年轻了,不过不是坏事,看起来,也几分意气风发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