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变革之音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变革之音,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格位之论,人人平等,张督学看了都说好!”
“快来看,快来买啊,《射雕英雄传》出新的啦!”
“豪门士族秽事录:强占民田、私蓄娈童!”
“科举舞弊真相:科举落榜生黄巢揭发黑幕!扬言要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
“……”
苏爽和苏瑜,两个书童四处奔走,忙着将《李氏旬刊》卖给客商。
无奈,客商流动性太大,小说连载很容易断档。
一个前两天买了杂志,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客商,赶忙对长随说:“快把《旬刊》第二期买来!”
没过多久,长随买回杂志,对客商说:“老爷,《旬刊》提价了。价钱翻番,页数却少了许多。”
客商竟然笑道:“确实该提价,以前卖得太便宜。我还怕他们亏本,不出第二期呢,那小说岂不是没得看?”
“老爷仁义。”长随奉承道。
客商直接翻到最后,捧着小说慢慢阅读。
读着读着,突然没了下文,这让客商心里直痒痒,这只得转读政论《黄巢论》。
文中痛陈河东裴氏、清河崔氏等士族强占民田、私蓄娈童,更揭露科举舞弊黑幕——黄巢曾以头名中举,却因未向主考官行贿,被诬“卷面不洁”黜落。
张守义满怀对豪门士族的愤慨,写文章时对他们更是毫不留情地批判。
这一期的《黄巢论》,不但揭露科举的黑暗,更是直指士族“世代簪缨,尽是衣冠禽兽”:“所谓清流门阀,私设刑堂虐杀奴婢,强占民女充作家妓,田连阡陌却使百姓易子而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客商反复研读此文,打算好好收藏,拿回福建老家去吹嘘。
直到最后,客商才开始看《格位论》。
先是震惊,接着觉得有理,随后满心欢喜。
他本是佃户出身,因家里欠租,被卖给地主抵债。做了几年杂役,又跟着少爷外出经商,一开始只是个跑腿的小喽啰。
凭借聪明勤奋,他一步步往上攀升,拼搏三十年,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他也购置了家业,甚至娶了娇妻美妾。然而,他依旧属于卑贱的家奴!
这种情况极为常见,唐朝中期曾有过家奴反抗事件,藩镇互相攻防。叛军攻入城池,王某带着钱财逃回故乡,坐着豪车、带着仆从去见知县,在县衙馆舍外遇到旧主人。他被主人暴打一顿,打掉两颗牙齿,转身就煽动全县家奴造反。
一个地方军将,钱财丰厚,仆从众多,却还是家奴出身,连卖身契都还在主人手中。
这样的家奴,不缺钱,不缺势,唯独缺身份!
嗯,还缺一样,人格上的平等。
客商反复诵读《格位论》,甚至逐字逐句背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杂志收入怀中。
“旷世奇文!”在怀中捂了一阵,他又把杂志拿出,轻抚封面自语:“李子曰先生若在长安,必遭士族绞杀,幸好躲在这管仲镇……”
突然,客商大喊:“快快去买书,把《李氏旬刊》买一百本回来!”
码头上。
“买一百本?”苏爽以为自己听错了。
长随扔去一锭银子:“这是二两,快快称重,我还要赶回去见老爷呢。”
苏爽全程一脸懵,不明白这人发什么疯,心里想着下一期还得涨价,至少得把本钱收回来。
客商得到一百本杂志,顿时视若珍宝。
他这种情况属于豪奴,豪奴之间也会组建同仁会社。把杂志买回去,让社员们暗中宣传,“格位论”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
鼎盛楼。
今天的戏曲终于演完,陈寿郎回到后台卸妆,他是新近走红的旦角。
或许是演女人的戏太多,即便离开戏台,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几分妩媚。
陈寿郎还没坐稳,就有一个家奴进来,赔笑道:“郎哥儿,我家老爷有请,今晚务必去一趟。”
“我晓得了。”陈寿郎面无表情,声音却透着娇俏。
家奴听得心头一颤,随即浑身一阵恶寒,忙说:“那……那我在外面候着,已经备好了轿子。”
“便去等着吧。”
家奴离开,陈寿郎枯坐在那儿,连妆都不想卸了,只是茫然发呆。
绿帽子,缩头龟,都是对同一类群体的称呼——出身乐籍的男人。
贱籍中的贱籍,平时必须戴绿头巾,腰间系着红搭膊,一出门就会被认出。
即便到了乾符年间,官府管理没那么严苛,但在许多特殊场合,他们依旧必须佩戴绿头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